3)第七十八章 毛家军嘛?!_逆天换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尼马禅怎么也不会想到,竟然栽在了看似简单轻松的攻朝作战中。

  颓然地坐进了椅中,尼马禅象老了几十岁,说是坐,倒不如说是瘫更加确切。

  亲兵也是心中悲哀,知道主将性命难保。因罪被杀,倒不如在战阵上阵亡,倒是能让身后荣光,家人受益。

  “派人急报汗王,请求马上调兵增援。”尼马禅低沉的声音响了起来,“命令城中人马,做好守城的准备。”

  “是。”亲兵转身而出,实在不愿看着主将如此难受,也受不了屋内沉闷至极的压抑气氛。

  尼马禅的判断还是相对正确,给阿敏送信儿,路上可能就被截杀了,且远水不解近渴。

  只有辽东还能调来援军,镇江就有数千人马,只要汗王下令,便可赶来。

  弃城而逃,只能是回辽东,可尼马禅觉得再也做不出来了。

  本就是死罪,还要死得如此难看吗?敌人要来便来吧,他甚至渴望着拼杀到底,一死了之。

  如果郭大靖知道尼马禅是这样的想法,便会很和蔼地说“如你所愿”,“借你的狗头”再立个军功。

  占领龙川的东江军只休息了小半天,便开出城,分路急进,直扑义州。

  战马又缴获了不少,有牲口驮背物资,行进的速度又有所加快。但东江军一直没有太大建制的骑兵部队,原因也很简单,养不起。

  战马不仅要吃草料,还需要精饲料,养一个骑兵相当于养三五个步兵。东江军连人吃的都是勉强维持,又拿什么养马呢?

  通常都是各岛驻军自想办法,能养多少是多少。这样一来,数量上不去,又不能集中,骑兵的作用大大降低。

  但东江军在机动性上,却并不是很弱。这皆赖于士兵的耐力和脚板,能够长时间地行进,并能翻山越岭、跋山涉水。

  在郭大靖看来,如果吃得能够好一些,步兵的速度和持久性还能再提升。长征的时候,平均日行三十四公里,还有一天急行军两百里的纪录。

  潜力很大,但却需要吃饱吃好,或是具有红军那般的坚强意志。光这两点,在古代的军队里,就是很难做到的。

  郭大靖无时无刻不在观察,不在学习。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,很多东西并不象后世的想象和推测,而一些宝贵的经验,都是东江军将士用鲜鲜和生命换来的。

  “自身携带粮食的话,顶多也就十天半拉月。”刘奇士和郭大靖并马而行,悉心传授着经验,“通常是持炒两升,各人带各人的。”

  停顿了一下,他又补充道:“当然,如果是大军出动,多带粮草物资,也是可以的,但行进速度肯定不快。”

  郭大靖听明白了,这有些类似于后世野战军,象抗美援朝时,士兵都是自带干粮,差不多也就是七天的量。

  而东江军以冷兵器为主,但要加上盔甲的负荷,随身所带的粮食

  请收藏:https://m.tctd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